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老山国际春茶节获评“十嘉”国际传播案例

发布时间:2025-08-29 08:52:47  

近日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公布了

2025年澜湄视听“优嘉计划”评选结果

其中

由文山州委宣传部、麻栗坡县委宣传部报送的

《老山国际春茶节:文化与媒体交融下的

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影响力》案例

获评“十嘉”国际传播案例


延伸阅读:

老山春茶节立足文山州地处边疆的区位特征,以中国茶文化为重要载体,紧扣 “文山・睦邻”主题,通过线下交流与线上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向世界直观展示边疆民族地区的进步发展成果,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展现大国与大党的责任担当。

目前,文山州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在此推动下,老山茶成功走出深山、远渡重洋,远销巴西、阿塞拜疆、法国、阿联酋、波黑、马达加斯加等数十个国家;老山茶品牌也实现了从 “无”到“有”、从“不知名”到“享誉世界”的跨越。与此同时,老山春茶节还开辟了“以茶会友、以茶为媒”的国际传播新路径,为边疆文化与国际交流搭建起重要桥梁。

文化为脉,以茶会友传理念

文山州麻栗坡县茶叶种植、加工历史悠久,古茶树资源丰富,麻栗坡县拥有百年以上古茶树40余万株,连片古树茶面积2000余亩、茶叶种植面积3.5万亩,古茶树(园)2.16万亩,全产业链产值2.2亿元。2023年至2025年,在外交部、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蔡冠深基金会及省州政府的倾情帮扶下,麻栗坡县连续举办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尤其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以“老山茶·香天下·和世界”为主题,将中华茶文化“和”哲学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原则相结合,通过联合国推介、国际媒体传播,赋予了茶叶“文化使者”属性。

麻栗坡县“从深度贫困到全面小康”,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微观写照,经验受世界广泛关注,已先后接待国际政要、媒体记者8批次130余人,特别是斐济总理兰布卡将麻栗坡作为他访华行程的首站,专程到访平安坡和南油两个村学习扶贫经验,惊叹麻栗坡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


视听赋能,以茶为媒展实践

2025年5月9日上午,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开幕。本次活动共邀请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日报,路透社、法新社等30余家国际、国内媒体参与采访报道,截至6月8日,国内、外240余家各级各类媒体平台,推转发“老山国际春茶节”相关信息共计一万余条(次),全网阅读量超过3亿次。如,春茶节活动中各大媒体以“茶”为话题,集中推出了《云南麻栗坡:一片绿叶,何以走向世界?》《全球连线|云南老山古树茶 飘香海外受追捧》《从山野到国礼,云南老山茶何以“出圈”国际舞台?》《华春莹现场推介!云南这一特产将走进联合国》等重点报道备受全网关注。

本届活动还延伸至联合国总部与迪拜,通过电视播出、短视频出海、国际媒体联动等形式,让边疆茶香借视听信号跨越山海,经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耿爽等专题推介,借外交资源提升“老山茶”国际公信力,实现文化交流活动的层级跃升。聘请丁真、颖儿等12名知名自媒体人担任“推荐官”,通过“网红经济”打破地域限制,推动“老山茶”从边疆特产向“网红农产品”转型。结合“麻栗坡春茶节”话题,以轻量化、可视化内容适配短视频平台传播逻辑,实现年轻群体破圈。

品牌塑造,以茶促产强根基

麻栗坡县曾是文山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如今,古树茶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2021年,麻栗坡县明确了“老山茶”区域品牌打造,促成了以“老山”“高朋”“瑶君山”等品牌为中心的系列产品。在外交部的帮扶指导下,麻栗坡县培育出28家茶叶企业和19个专业合作社。当地茶农利用立体气候种植适宜茶树品种,开发出多款产品,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2亿元,带动数千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6700余元。

老山茶的成功并非单纯依赖产量,而是走上了精品化、品牌化路线。“老山茶”以“国礼品质”为标杆,通过外交部帮扶背书、区域公共品牌标准化认证、“老山茶”地理标志保护等,激活了古茶树的资源潜能。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协同机制,推动茶产业链升级,带动边民增收,将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品牌响、产业兴、传播强”的良性循环。

百年古树茶的稀缺性、北回归线“黄金茶带”的生态优势,以及对传统制茶工艺的坚守,使“老山茶”在国内外市场赢得高附加值。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的助推,更让“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优质茶叶成为“网红爆款”,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脱贫样本,以茶富民促振兴

从“西南边陲”到“全球南方”,“文山经验”讲述“中国方案”。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期间,中外媒体深入新华国茶精制厂、“边境幸福村”平安坡、县民族中学、县妇幼保健院、天保口岸国际货场、“壮族特色村”南油、乡村振兴示范园等地采访,全面了解中国扶贫减贫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

国际媒体以参加活动为契机,看到了中国扶贫减贫工作的硕果。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报道称“麻栗坡是中国近几十年来扶贫工作的典范”,肯定“中国政府在扶贫方面大举投入,中国的‘脱贫’计划被作为可供面临类似挑战的全球南方国家借鉴的典范”;《今日津巴》执行主编莫妮卡·姆帕巴瓦谢则感慨,“当我真正来到麻栗坡农村,中国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程,令我无比震撼”;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的《中国特稿:榴梿飘香驱散昔日硝烟 云南两县走向乡村振兴》,特别对比2012年该记者在贵州的采访见闻,强调此行“听到更多关于迈向幸福的励志故事”,“13年时间跨度的行程差异背后,折射出中国农村发展巨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5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西南边陲小村展现中国脱贫成就”综合报道麻栗坡乡村振兴工作。

借助“春茶节”话题,麻栗坡县正成为面向国、内,充分展示“每个民族、每个地区、每个人都没有落下”的中国扶贫减贫、乡村振兴经验的鲜活样本和重要“窗口”。

(记者:刘红丹    图片来源:云南发布、文山发布)

(编辑:刘红丹  美编:冯鹤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