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久久为功打造文山一流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2-05-06 16:02:53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所以我们要更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总体来看,目前我州市场主体对本地优化营商环境有较高的期待。同时也应看到,想要实现深化简政放权、推行公正监管,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强化评价引导,还有许多工作要做。2021年来,文山州坚持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制定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28条措施》《党建引领营商环境优化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拿出务实举措,必将为市场主体注入强心剂,激发经济主体活力;落实好有关举措,必将进一步激发我州生产经营主体的活力;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必将促进我州营商环境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营商环境建设绝非一劳永逸,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文山市作为全州市场主体最多的城市应当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将市场准入大幅放宽,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形成较强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其他县共同进步。只有着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更多制度创新的高地,才能让我州更多的市场主体轻装前行、加速发展。
笔者以为,当下文山州营商环境创新亟需关注五大方面。一是着力提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服务质量。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广泛动员辖区内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地方融资服务平台进行实名注册,并主动完善相关信息,扩大市场主体覆盖面。二是强化政策支持。要将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作为支撑企业纾困解难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勇于创新,狠抓落实,确保有关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三是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支撑作用。要加快打破信息孤岛,扩大部门之间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范围。通过优化数据资源授权模式、实施政务数据和场景授权等方式,让数据“多跑路”“跑得快”,让市场主体“少跑腿”“不跑腿”。四是要清理对企业跨区域经营、迁移设置的不合理条件。着力破除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对某些企业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探索企业生产经营高频次办理的许可证件、资质资格等跨区域的互认通用。五是强化法治支撑。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树立法治思维,坚持法治逻辑,不仅要引导市场主体遵守法制规则,而且要督促地方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调整情况,及时对本地区制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作相应调整,建立与实际情况要求相适应的法律规章。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就一定能推动我州经济不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农丹)
(编辑:唐雪娇 排版:李法楠 审核:李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