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强乡村”要先“强党建”
发布时间:2022-05-06 16:05:48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领导乡镇、村的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实现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近年来,文山地区积极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强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如期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艰巨任务。当前,文山地区正处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过渡关键时期,党的基层建设尤为重要,必须把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抓牢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领头雁”。“羊带狮群,狮变羊;狮带羊群,羊变狮”,队伍强不强,“带头人”很重要。基层党组织建设,避免“散兵游勇”现状,必须要选优配强“领头雁”,坚决扛起选优培优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只有把“领头雁”选好了,才能坚决树牢鲜明的干事创业导向,才能带领党组织进一步补齐基层治理中的短板弱项,从而主动熟悉掌握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把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文山地区实现跨越式才会根基稳固。
抓实基层阵地建设,造好“桥头堡”。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教育和实践“两大阵地”,推动阵地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齐发力。教育上要健全基层党员教育机制,做好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专题教育等,切实提高基层党员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政治功能。实践上要抓牢“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关注群众“痛点”“难点”“堵点”,积极解决群众“急事”“难事”“心头事”,让群众紧紧围绕在党组织周围。同时要结合文山地区部分县市的“红旗村”建设、乡镇星级党支部建设等内容,建强基层党组织,让基层党组织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过渡中起到“桥头堡”作用,凸显红色力量。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好“动力源”。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文山地区,受历史原因、地理等因素影响,发展起步较晚,动力较弱,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的过渡阶段,在乡村经济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人才赋能才能让文山地区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动力。要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就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基层党员需时刻牢记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发挥奉献精神,践行新时代“西畴精神”,敢于迎难而上,做到困难面前“敢闯”,险阻面前“敢走”,重担面前“敢挑”,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干成事,用实际行动擦亮党旗底色。
“强基”才能“固本”。当前,文山地区经济发展受多重影响,仍处于爬坡过坎时期,乡村发展还有较多短板和弱项。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文山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才会点燃“强引擎”,跑出“加速度”。
(张一骁)
(编辑:唐雪娇 排版:李法楠 审核:李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