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七花杯”网评大赛】“本土”与“外来”双重加持 走出文山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2-05-06 16:55:32  

文山作为一个集“自身魅力”与“外在机遇”于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州,必须在“本土”与“外来”的双重加持中自信自强、博采众长,以坚定不移的意志迈出新步伐、走出新路子。

注重本土风俗和外来文化交相辉映。从前当人们提及“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只会想到“偏远、贫穷、落后”,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已是今非昔比。文山作为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在汲取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更应该多形式传承本土文化。如增添少数民族节日“仪式感”,以壮族“三月三”民族节、苗族“闹兜阳”、彝族“火把节”“花脸节”等为宣传载体,将本土民俗与外来文化有效融合,带动广大消费者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有效参与,体验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魅力,向全国各地展现不一样的文山;着力打造农特产品“主题节日”,以“文山国际三七节”“丘北辣椒节”等特产节为营销载体,将农产品营销与节日氛围有机结合,以节日氛围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注重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两手齐抓。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本土产业和外来企业强强联合,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格局,防止出现“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的局面。首先,在引进外来企业时,须重点考虑外来企业与本土产业的匹配性、协调性,有助于本土产业转型升级;其次,坚持引入“外援”但不能依靠“外援”,要积极探索本土产业深层次发展,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的产业链。如文山三七种植历史悠久,在国内外广负盛名,“丘北辣椒”至今已有350余年的种植历史,声名远播。可凭借“专特名”的内在基础吸引“高精尖”外来企业加强合作,以提升自身产能,扩宽市场渠道,实现本土产业和外来企业共建共享共赢。

注重本土人才和外来人才同培共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如今,部分地区相继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大力提倡引进外来人才,而潜心留在本地发展的“卧龙”却得不到相应的重视,这极大地打击了本土人才的积极性。文山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民族习俗和文化,相比吸引外来人才,留住本土人才同样至关重要。本地人对当地的文化风俗更了解、更亲切、更认同,能够更好地助力本土发展。因此,在人才培养、待遇保障、政策倾斜各方面,要做到“一视同仁”“英雄不问出处”,对“人才们”同培共勉,让其取长补短,有为有位。

(杨惠琳)

(编辑:唐雪娇 排版:李法楠 审核:李云淑)

相关链接:

1.【“七花杯”网评大赛】退税小服务 营商大环境

2.【“七花杯”网评大赛】“把脉开方”打通营商环境堵点

3.【“七花杯”网评大赛】坚持服务至上 优化营商环境

4.【“七花杯”网评大赛】从普者黑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说起

5.【“七花杯”网评大赛】以绿色“颜值”提升经济“气质”

6.【“七花杯”网评大赛】用“绿色食品牌”唤醒舌尖上的“清香”

7.【“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产才引擎”赋能“产业强州”

8.【“七花杯”网评大赛】以乡土人才引“潮”绿色农业发展

9.【“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乡村产业振兴持续“鸡肋”化

10.【“七花杯”网评大赛】向“绿色”要“GDP”

11.【“七花杯”网评大赛】小通道关乎大环境 小切口可有大突破

12.【“七花杯”网评大赛】多重聚才搭建“人才支点”,多方汇智撬动农业振兴

13.【“七花杯”网评大赛】打好四张牌 走好强州路

14.【“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的革命性举措推动边疆基层检察工作迈上新台阶

15.【“七花杯”网评大赛】“筑巢引凤”更需“生态最优”

16.【“七花杯”网评大赛】“知行合一”打响营商环境翻身仗

17.【“七花杯”网评大赛】跑出产业动能转换“加速度”

18.【“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之干”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19.【“七花杯”网评大赛】笔者眼中的文山之干

20.【“七花杯”网评大赛】酒香也怕巷子深

21.【“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强州要做好“加减乘除”法

22.【“七花杯”网评大赛】让“康养+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创新之招

23.【“七花杯”网评大赛】念好“人才经” 跑出“加速度”

24.【“七花杯”网评大赛】解好三个不等式,打好“绿色食品牌”

25.【“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强州有四个“离不开”

26.【“七花杯”网评大赛】挤一挤“不见面”水分

27.【“七花杯”网评大赛】擦亮七都名片 舞活旅游龙头

28.【“七花杯”网评大赛】增强投资吸引力 打造投资新高地

29.【“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绘强州蓝图

30.【“七花杯”网评大赛】让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赋能“产业强州”

31.【“七花杯”网评大赛】小通道关乎大环境

32.【“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乡村“网红”走向“长红”

33.【“七花杯”网评大赛】期待县级高中辉煌再现

34.【“七花杯”网评大赛】锻造人才队伍 推进产业兴滇

35.【“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路焕发“神草”新生机

36.【“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派单”蜕变成“派担”

37.【“七花杯”网评大赛】从头谱新篇,党和政府带领移民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

38.【“七花杯”网评大赛】“抗疫”下的旅游要先“托底”——以普者黑为例

39.【“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全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提升工作质效

40.【“七花杯”网评大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须坚持“十个不”

41.【“七花杯”网评大赛】优化产业园区管理体制 助推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

42.【“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的韵律

43.【“七花杯”网评大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贡献优化营商环境人社力量

44.【“七花杯”网评大赛】凝聚信仰之基 锻造担当作为

45.【“七花杯”网评大赛】解决“三无”,让丘北辣椒“里子”更实

46.【“七花杯”网评大赛】数海扬帆数说发展

47.【“七花杯”网评大赛】“探头”作用把好关 经济统计定“坐标”

48.【“七花杯”网评大赛】“中庸之道”不是万能

49.【“七花杯”网评大赛】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加大动力

50.【“七花杯”网评大赛】久久为功打造文山一流营商环境

51.【“七花杯”网评大赛】“强乡村”要先“强党建”

52.【“七花杯”网评大赛】“三抓”让民族团结“一路生花”

53.【“七花杯”网评大赛】战胜疫情,我们能做什么?

54.【“七花杯”网评大赛】基层单位作风建设要重“三抓”

55.【“七花杯”网评大赛】向下方能向上 百炼方可“成钢”

56.【“七花杯”网评大赛】基层干部要学会“三吃”

57.【“七花杯”网评大赛】“数字文山”自然资源大有可为

58.【“七花杯”网评大赛】“四轮驱动”跑出产业强州加速度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