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本土”与“外来”双重加持 走出文山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2-05-06 16:55:32
文山作为一个集“自身魅力”与“外在机遇”于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州,必须在“本土”与“外来”的双重加持中自信自强、博采众长,以坚定不移的意志迈出新步伐、走出新路子。
注重本土风俗和外来文化交相辉映。从前当人们提及“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只会想到“偏远、贫穷、落后”,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已是今非昔比。文山作为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在汲取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更应该多形式传承本土文化。如增添少数民族节日“仪式感”,以壮族“三月三”民族节、苗族“闹兜阳”、彝族“火把节”“花脸节”等为宣传载体,将本土民俗与外来文化有效融合,带动广大消费者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有效参与,体验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魅力,向全国各地展现不一样的文山;着力打造农特产品“主题节日”,以“文山国际三七节”“丘北辣椒节”等特产节为营销载体,将农产品营销与节日氛围有机结合,以节日氛围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注重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两手齐抓。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本土产业和外来企业强强联合,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格局,防止出现“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的局面。首先,在引进外来企业时,须重点考虑外来企业与本土产业的匹配性、协调性,有助于本土产业转型升级;其次,坚持引入“外援”但不能依靠“外援”,要积极探索本土产业深层次发展,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的产业链。如文山三七种植历史悠久,在国内外广负盛名,“丘北辣椒”至今已有350余年的种植历史,声名远播。可凭借“专特名”的内在基础吸引“高精尖”外来企业加强合作,以提升自身产能,扩宽市场渠道,实现本土产业和外来企业共建共享共赢。
注重本土人才和外来人才同培共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如今,部分地区相继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大力提倡引进外来人才,而潜心留在本地发展的“卧龙”却得不到相应的重视,这极大地打击了本土人才的积极性。文山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民族习俗和文化,相比吸引外来人才,留住本土人才同样至关重要。本地人对当地的文化风俗更了解、更亲切、更认同,能够更好地助力本土发展。因此,在人才培养、待遇保障、政策倾斜各方面,要做到“一视同仁”“英雄不问出处”,对“人才们”同培共勉,让其取长补短,有为有位。
(杨惠琳)
(编辑:唐雪娇 排版:李法楠 审核:李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