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发展 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2-05-06 17:02:28
乡村振兴的主体在农民,农民科学素质提升是关键。在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环境下,布局乡村产业、提升农村经济、规划产业发展成了乡村振兴工作的首要任务,产业发展离不开懂科学用科学的新型农民,全面实施“十四五”目标,有效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是关键。
整合各方资源,以基地建设为载体,打造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依托科普小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惠农兴村等科普基地建设,打造一批科普示范基地。完善农村科普公共服务,通过产业技术协会培育新型农民,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农民队伍,加大扶持力度,培育成为新型农民的致富带头人。打造一支科技志愿者队伍,整合乡镇农业、医疗、教育等专业技术人才,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田间地头,常态化开展农村科普活动。对农技协管理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农技协基地作用,有目标有重点打造一批县域产业品牌,协助农技协建立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链条,不断赋能科技助力产业振兴。
加强科普信息化的建设和运用,提高科技普及水平。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化的推广运用,将有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大力推进“科普中国”落地乡村、落地社区和学校,加强“科普E站”的建设和运用,加大科普大篷车的使用效率,打通科学技术与公民的最后通道,加强中国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网上注册和使用,让农民在农村就可以同技术专家实现无障碍沟通交流,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将有力提高农民专业技术水平,为产业振兴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加大科普培训,提升农村科学技术普及率。充分利用“农广校”“农函大”等教育培训资源,不断充实专家库培训人才,加大科普培训经费投入。紧密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一县一业”为主导,以特色产业、龙头产业为重点,以村委会为单位,提出需求派单,“农广校”和“农函大”根据派单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开展专业指导培训,从有效降低病虫害,瘟疫防治,到科学作业、提质增收等等进行系统学习,在取得实效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提升普及率,整体提高农民科学技术素质,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辛丽芳)
(编辑:唐雪娇 排版:李法楠 审核:李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