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七花杯”网评大赛】疫情期间网格划分购买农产品 保民生又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5-07 11:08:26  

疫情期间,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除了疫情形势,最关心的应该就是民生保障问题。疫情突发,很多人来不及准备,生活难免会经过短时间的窘迫。其实,就算有配送公司,工作人员因各种原因临时性短缺导致食品配送慢、一般商超不能开门群众购买生活物资临时渠道不足、配送食材分拣难食材新鲜度有不同程度影响都会是疫情期间的大问题。

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关键期,笔者认为以网格或小区为单位,如果安排得当,做好统筹服务,群众的生活问题可以得到较好解决,也可以最大限度助力乡村振兴。

以农产品购买为例。对于单一的一种水果,如香蕉或橘子,笔者认为可以定点以网格或小区为单位轮流供应,每间隔3天左右按地点轮流供应一种水果。具体做法就是网格内建立临时服务群,需要的在群内报名,对于不方便使用手机的老人和孩子等群体,由同层或上下层邻居兼顾统计,报名后由网格负责单位或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统计份数,产品以份数为单位供应,每份的价格都一样。最后产品直接拉到网格区或小区外,按预定的份数下货,再由小区内物业或者志愿者分发到各单元,各单元以楼层顺序间隔一定时间下楼取货,少数因特殊原因不能出门的,由物业或志愿者送到门口。

对于品种多样的产品,如香蕉、橘子、芒果、木瓜等,可以装成套装,每种品种装一点,与第一种方式一样,以份数统计,每份价格一样。

对于量特别大的农产品,可在媒体上发布订货渠道和审批程序,由网格负责单位或小区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直接与种植户对接,走完程序按需求份数送到网格区或小区外,这样定点配送的做法可以缩短转运程序,减少运输费和人力费及时间。量不是特别大、种类较多需要售卖的,可以采取挂靠线上购物平台的方式运行,平台方按量上线售卖份数,再按照订单统计各网格或小区需要份数,将预定份数拉到网格区或小区外。

对于配送难以一天全城覆盖的问题,为了方便快捷,在疫情初始阶段,不经过配送公司的,可以先按种类分片区配送,再轮流。由配送公司配送的,可以先按一个配送公司负责一个片区的方式运行,待群众急需的生活保障物资采购到一定量后,再打开所有平台均可全城配送的通道,让群众可以购买种类更丰富的物资。

定点配送或分网格、小区、片区配送,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运送快,群众可以很快拿到购买的产品,相对于群众直接在平台下单来说,避免了配送公司从大量订单中分类、分区分拣产品难进而导致配送慢的问题,并且定点配送农产品经过的分装程序少,能最大限度保证食材新鲜,也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同时,老年人不会用手机在线上购物的问题也解决了。

但不管怎样分配,对于农产品类,一定要保证食品安全、无质量问题。特殊时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购买前就提醒群众无质量问题不能退货,要将有限的人力最大限度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此外,购买的产品应当天或第二天就配送到位,这样买卖双方的矛盾就会少很多。

分网格或小区配送的方式,因为更方便快捷,群众更容易买到急需基本生活物资,更容易静下心来居家防疫,少些抱怨和焦躁情绪,对管理者来说工作更容易做。中国人有很强的乡愁情节,购买本地农产品就是助力乡村振兴,对居家隔离的群众来说,相信他们是愿意的,最起码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保证基本生活所需。对于农民来说,疫情期间农产品还能卖出去,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对政府的满意度无疑会大大提高。虽然是特殊时期,民生保障和乡村振兴都在最大限度内得到落实。

(徐永春)

(编辑:唐雪娇 排版:李法楠 审核:李云淑)

相关链接:

1.【“七花杯”网评大赛】退税小服务 营商大环境

2.【“七花杯”网评大赛】“把脉开方”打通营商环境堵点

3.【“七花杯”网评大赛】坚持服务至上 优化营商环境

4.【“七花杯”网评大赛】从普者黑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说起

5.【“七花杯”网评大赛】以绿色“颜值”提升经济“气质”

6.【“七花杯”网评大赛】用“绿色食品牌”唤醒舌尖上的“清香”

7.【“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产才引擎”赋能“产业强州”

8.【“七花杯”网评大赛】以乡土人才引“潮”绿色农业发展

9.【“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乡村产业振兴持续“鸡肋”化

10.【“七花杯”网评大赛】向“绿色”要“GDP”

11.【“七花杯”网评大赛】小通道关乎大环境 小切口可有大突破

12.【“七花杯”网评大赛】多重聚才搭建“人才支点”,多方汇智撬动农业振兴

13.【“七花杯”网评大赛】打好四张牌 走好强州路

14.【“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的革命性举措推动边疆基层检察工作迈上新台阶

15.【“七花杯”网评大赛】“筑巢引凤”更需“生态最优”

16.【“七花杯”网评大赛】“知行合一”打响营商环境翻身仗

17.【“七花杯”网评大赛】跑出产业动能转换“加速度”

18.【“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之干”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19.【“七花杯”网评大赛】笔者眼中的文山之干

20.【“七花杯”网评大赛】酒香也怕巷子深

21.【“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强州要做好“加减乘除”法

22.【“七花杯”网评大赛】让“康养+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创新之招

23.【“七花杯”网评大赛】念好“人才经” 跑出“加速度”

24.【“七花杯”网评大赛】解好三个不等式,打好“绿色食品牌”

25.【“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强州有四个“离不开”

26.【“七花杯”网评大赛】挤一挤“不见面”水分

27.【“七花杯”网评大赛】擦亮七都名片 舞活旅游龙头

28.【“七花杯”网评大赛】增强投资吸引力 打造投资新高地

29.【“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绘强州蓝图

30.【“七花杯”网评大赛】让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赋能“产业强州”

31.【“七花杯”网评大赛】小通道关乎大环境

32.【“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乡村“网红”走向“长红”

33.【“七花杯”网评大赛】期待县级高中辉煌再现

34.【“七花杯”网评大赛】锻造人才队伍 推进产业兴滇

35.【“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路焕发“神草”新生机

36.【“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派单”蜕变成“派担”

37.【“七花杯”网评大赛】从头谱新篇,党和政府带领移民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

38.【“七花杯”网评大赛】“抗疫”下的旅游要先“托底”——以普者黑为例

39.【“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全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提升工作质效

40.【“七花杯”网评大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须坚持“十个不”

41.【“七花杯”网评大赛】优化产业园区管理体制 助推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

42.【“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的韵律

43.【“七花杯”网评大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贡献优化营商环境人社力量

44.【“七花杯”网评大赛】凝聚信仰之基 锻造担当作为

45.【“七花杯”网评大赛】解决“三无”,让丘北辣椒“里子”更实

46.【“七花杯”网评大赛】数海扬帆数说发展

47.【“七花杯”网评大赛】“探头”作用把好关 经济统计定“坐标”

48.【“七花杯”网评大赛】“中庸之道”不是万能

49.【“七花杯”网评大赛】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加大动力

50.【“七花杯”网评大赛】久久为功打造文山一流营商环境

51.【“七花杯”网评大赛】“强乡村”要先“强党建”

52.【“七花杯”网评大赛】“三抓”让民族团结“一路生花”

53.【“七花杯”网评大赛】战胜疫情,我们能做什么?

54.【“七花杯”网评大赛】基层单位作风建设要重“三抓”

55.【“七花杯”网评大赛】向下方能向上 百炼方可“成钢”

56.【“七花杯”网评大赛】基层干部要学会“三吃”

57.【“七花杯”网评大赛】“数字文山”自然资源大有可为

58.【“七花杯”网评大赛】“四轮驱动”跑出产业强州加速度

59.【“七花杯”网评大赛】“本土”与“外来”双重加持 走出文山新路子

60.【“七花杯”网评大赛】优化营商环境 还得“靶向施策”

61.【“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发展 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是关键

62.【“七花杯”网评大赛】争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排头兵,还需再下硬功夫

63.【“七花杯”网评大赛】担当润泽人生 教育向美而行

64.【“七花杯”网评大赛】打好“生态牌” 念活“致富经”

65.【“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七彩云南”保持“民族色彩”

66.【“七花杯”网评大赛】夯实“一县一业” 让老歌焕发新声

67.【“七花杯”网评大赛】争做“五大员”当好营商环境“勤务兵”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