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以高质量组织工作赋能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2-05-11 11:10:28
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实践证明,哪里的营商环境好,哪里的发展就快;哪里的营商环境优,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2022年,云南省委组织部印发《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从政企沟通、干部考察、强化考核等方面提出系列务实管用的硬举措。笔者认为,组织部门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要发挥组织优势,强化党建引领、干部引领、人才引领、作风引领,着力疏通营商环境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优化营商环境战斗堡垒。加强党对营商环境工作的领导,聚焦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不断加强涉企部门党组织自身建设,组建涉企单位党组织党建联盟,建立涉企单位定期交流、双向评价、互相督促、创先争优等机制,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氛围。组织开展大调研、大讨论,推动党员干部思想破冰,树牢为企服务意识。进一步优化部门权责清单,厘清部门间职能权限,完善协同配合机制,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推行开门办公、现场办公,推动“高效便捷办好每一件事”。在窗口服务单位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走访座谈、联合执法普法、组团上门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妈妈式服务”,用“满满诚意”激发市场主体“十足干劲”。
强化干部引领,锻造优化营商环境骨干队伍。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大力选拔重视营商环境、善抓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实绩突出的干部,配强营商环境重点职能部门领导班子。注意选配专业强、懂业务、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营商环境重点职能部门和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线吃劲岗位磨炼,坚持在优化营商环境一线培养锻炼、考察识别干部,锻造优化营商环境干部队伍。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督促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特别是发改、工信、投资促进、住建、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人,建立与企业直接沟通联系服务制度,鼓励干部坦荡真诚、光明磊落同企业家交流交往,倾听意见呼声,在一线解决问题、疏通堵点、服务企业。
强化人才引领,凝聚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动能。强化支持创新转化服务,推进院校地企合作,深入实施“产业创新人才”“首席技师”“创业人才”“高层次创新团队”培养引进计划,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用人主体培养和引进人才提供支持。建设人才服务“一站式”窗口,优化国际人才服务管理,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便利服务。同时,在户籍办理、配偶随迁、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住房便利。加大职称改革力度,畅通民营企业人才职称申报评审通道。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发现和资助一批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人才投”“人才贷”等产品,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人才支撑。
强化作风引领,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效能。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干部履职监督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工作作风不正、行为粗暴、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监督力度,督促涉企单位靠前服务、履职担当,建立惠企政策清单,不断做大“政策包”,提高惠企“含金量”。在纠治作风顽疾上狠下功夫,坚决清除污染营商环境的“作风病毒”和“害群之马”,营造尊商、重商、护商、安商良好氛围,全面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办事程序、精简办事环节、缩短等待时间、加快办结速度,提升涉企服务效率。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坚决杜绝“能为不为、能办不办、滥为乱办”,坚决扭转自我感觉良好、故步自封等“躺平”心态,以作风转变促营商环境提升。
(伍中伟)
(编辑:徐珺 排版:张振飞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