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七花杯”网评大赛】发展全域旅游,文山州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2-05-13 10:51:50  

2016年7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肯定,他说,“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在这一肯定和鼓舞下,2017年,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大大增加,基本形成了全国覆盖、核心驱动、辐射区域的发展格局。

“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发展全域旅游,文山州已经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但是,还应该突出做到以下几点。

全域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础单元和底色,全域旅游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如为激活“细胞”搭设的一条条“动脉血管”。文山州在全域旅游发展中,首先要做足“边境、特色、旅游”文章,把绿色当底色,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接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重旅游特色挖掘与打造,实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战略部署,推动“强工兴旅固边”发展战略,努力把全州各地打造成为让城里人向往,让乡村人依恋,让游人流连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秀美宜居之地。

重点推介,突出精品。以全域旅游为统领,着力打造“文旅+”品牌,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实施文化旅游与农业、生态、康养、体育、影视、新兴媒体等的融合。通过产业基地、村落民居和自然风光串珠成链,形成集康养、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同时,全面提升旅游质素,挖掘旅游资源特色,结合“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的六要素,构建文山州旅游产品体系。

赓续历史,做强文化。文山州红色资源丰富,如何盘活红色资源,仍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已开发出文山州第一个党支部旧址、王有德故居、楚图南故居、柯仲平故居以及“老山战役”纪念馆“西畴精神”纪念馆等一系列革命遗址遗迹。但是,文山州仍有两个较大的纪念馆尚未列入建设规划,它们就是“抗法战争”纪念馆与“滇南抗战”纪念馆,这两个纪念如果建成,将与“老山战役”纪念馆共同形成文山州可以屹立于全国高度的对外反侵略战争历史。历经百余年的对外防御作战,让文山州创造了“拒敌于国门之外”的反侵略战争奇迹,这就是旅游文化品牌。因为长期缺失保护,有关的遗址现在已经难以找寻,留下来的已为数不多,应将那些现存遗址列入文物保护范围,让它们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作为全域旅游资源的重要作用。

精心设计,推出文创产品。文山州全域旅游还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品质旅游需求的适配性,不断增强旅游驱动服务能级,将文山州红色故事、历史传说故事等串联、融汇到区域特色资源和景区景点等要素中,策划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出文创产品,形成全域性旅游空间结构,实现生态、文化、旅游布局共谋、资源共享、业态共融的文旅融合消费格局,推动文山州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林浪平)

(编辑:徐珺 排版:张振飞 审核:资云波)

相关链接:

1.【“七花杯”网评大赛】退税小服务 营商大环境

2.【“七花杯”网评大赛】“把脉开方”打通营商环境堵点

3.【“七花杯”网评大赛】坚持服务至上 优化营商环境

4.【“七花杯”网评大赛】从普者黑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说起

5.【“七花杯”网评大赛】以绿色“颜值”提升经济“气质”

6.【“七花杯”网评大赛】用“绿色食品牌”唤醒舌尖上的“清香”

7.【“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产才引擎”赋能“产业强州”

8.【“七花杯”网评大赛】以乡土人才引“潮”绿色农业发展

9.【“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乡村产业振兴持续“鸡肋”化

10.【“七花杯”网评大赛】向“绿色”要“GDP”

11.【“七花杯”网评大赛】小通道关乎大环境 小切口可有大突破

12.【“七花杯”网评大赛】多重聚才搭建“人才支点”,多方汇智撬动农业振兴

13.【“七花杯”网评大赛】打好四张牌 走好强州路

14.【“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的革命性举措推动边疆基层检察工作迈上新台阶

15.【“七花杯”网评大赛】“筑巢引凤”更需“生态最优”

16.【“七花杯”网评大赛】“知行合一”打响营商环境翻身仗

17.【“七花杯”网评大赛】跑出产业动能转换“加速度”

18.【“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之干”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19.【“七花杯”网评大赛】笔者眼中的文山之干

20.【“七花杯”网评大赛】酒香也怕巷子深

21.【“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强州要做好“加减乘除”法

22.【“七花杯”网评大赛】让“康养+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创新之招

23.【“七花杯”网评大赛】念好“人才经” 跑出“加速度”

24.【“七花杯”网评大赛】解好三个不等式,打好“绿色食品牌”

25.【“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强州有四个“离不开”

26.【“七花杯”网评大赛】挤一挤“不见面”水分

27.【“七花杯”网评大赛】擦亮七都名片 舞活旅游龙头

28.【“七花杯”网评大赛】增强投资吸引力 打造投资新高地

29.【“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绘强州蓝图

30.【“七花杯”网评大赛】让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赋能“产业强州”

31.【“七花杯”网评大赛】小通道关乎大环境

32.【“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乡村“网红”走向“长红”

33.【“七花杯”网评大赛】期待县级高中辉煌再现

34.【“七花杯”网评大赛】锻造人才队伍 推进产业兴滇

35.【“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路焕发“神草”新生机

36.【“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派单”蜕变成“派担”

37.【“七花杯”网评大赛】从头谱新篇,党和政府带领移民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

38.【“七花杯”网评大赛】“抗疫”下的旅游要先“托底”——以普者黑为例

39.【“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全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提升工作质效

40.【“七花杯”网评大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须坚持“十个不”

41.【“七花杯”网评大赛】优化产业园区管理体制 助推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

42.【“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的韵律

43.【“七花杯”网评大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贡献优化营商环境人社力量

44.【“七花杯”网评大赛】凝聚信仰之基 锻造担当作为

45.【“七花杯”网评大赛】解决“三无”,让丘北辣椒“里子”更实

46.【“七花杯”网评大赛】数海扬帆数说发展

47.【“七花杯”网评大赛】“探头”作用把好关 经济统计定“坐标”

48.【“七花杯”网评大赛】“中庸之道”不是万能

49.【“七花杯”网评大赛】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加大动力

50.【“七花杯”网评大赛】久久为功打造文山一流营商环境

51.【“七花杯”网评大赛】“强乡村”要先“强党建”

52.【“七花杯”网评大赛】“三抓”让民族团结“一路生花”

53.【“七花杯”网评大赛】战胜疫情,我们能做什么?

54.【“七花杯”网评大赛】基层单位作风建设要重“三抓”

55.【“七花杯”网评大赛】向下方能向上 百炼方可“成钢”

56.【“七花杯”网评大赛】基层干部要学会“三吃”

57.【“七花杯”网评大赛】“数字文山”自然资源大有可为

58.【“七花杯”网评大赛】“四轮驱动”跑出产业强州加速度

59.【“七花杯”网评大赛】“本土”与“外来”双重加持 走出文山新路子

60.【“七花杯”网评大赛】优化营商环境 还得“靶向施策”

61.【“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发展 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是关键

62.【“七花杯”网评大赛】争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排头兵,还需再下硬功夫

63.【“七花杯”网评大赛】担当润泽人生 教育向美而行

64.【“七花杯”网评大赛】打好“生态牌” 念活“致富经”

65.【“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七彩云南”保持“民族色彩”

66.【“七花杯”网评大赛】夯实“一县一业” 让老歌焕发新声

67.【“七花杯”网评大赛】争做“五大员”当好营商环境“勤务兵”

68.【“七花杯”网评大赛】疫情期间网格划分购买农产品 保民生又助力乡村振兴

69.【“七花杯”网评大赛】探索新时代残疾人就业存在困难对策建议

70.【“七花杯”网评大赛】“90后”干部要在“磨”和“炼”中破局

71.【“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之干” 解放思想

72.【“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产业强州”战略

73.【“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一线工作法”助力产业发展

74.【“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产业发展须抓好“一品双新”

75.【“七花杯”网评大赛】提高服务质量 推动建设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76.【“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业 建设美丽普者黑

77.【“七花杯”网评大赛】转作风“马上办” 抓落实“马上干”

78.【“七花杯”网评大赛】驾乘数字经济之风 抢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79.【“七花杯”网评大赛】筑梦路上,你我正当时

80.【“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蔚然成风

81.【“七花杯”网评大赛】让“大众服务”引领普者黑5A提档升级

82.【“七花杯”网评大赛】时事相催 务争朝夕 必达奋斗征程“三境界”

83【“七花杯”网评大赛】树牢责任意识推进“文山之干”干出新气象

84.【“七花杯”网评大赛】把“文山之干”变为“统计之干”

85.【“七花杯”网评大赛】干就干出样儿来

86.【“七花杯”网评大赛】强化舆论引导 汇聚磅礴力量

87.【“七花杯”网评大赛】“三着力”走好绿色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88.【“七花杯”网评大赛】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说说基层法院之“文山之干”

89.【“七花杯”网评大赛】发展乡村旅游需避免同质化

90.【“七花杯”网评大赛】落实企业“休眠”制度 为营商环境加分

91.【“七花杯”网评大赛】不妨从孩子教育的角度谋划提升文山旅游

92.【“七花杯”网评大赛】凝心聚力 擘画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93.【“七花杯”网评大赛】用“美学经济”引爆乡村振兴“热点”

94.【“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乡村教师安心扎根乡村

95.【“七花杯”网评大赛】锻造人才队伍 推进产业兴滇

96.【“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从“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的产业链

97.【“七花杯”网评大赛】集贸市场规范化管理需与本地实情相结合

98.【“七花杯”网评大赛】“以点带面”打造世界一流山水田园康养胜地

99.【“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兴州需要牢固树立生态理念

100.【“七花杯”网评大赛】浅谈文山三七企业创新发展

101.【“七花杯”网评大赛】以高质量组织工作赋能营商环境

102.【“七花杯”网评大赛】立足岗位纠“四风”助力“文山之干”

103.【“七花杯”网评大赛】深耕“土特产”淘出“金链条”

104.【“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全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提升工作质效

105.【“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锻造一支“文山之干”政治铁军

106.【“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疫情成为转移就业路上的“ 绊脚石”

107.【“七花杯”网评大赛】推进乡村振兴亟需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

108.【“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以“四立”夺栋梁之材“入场券”

109.【“七花杯”网评大赛】跑出产业动能转换“加速度”

110.【“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在“斗争”中出色出彩

111.【“七花杯”网评大赛】村级集体经济亟需“强筋壮骨”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

112.【“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驻村应强基固本求实效

113.【“七花杯”网评大赛】新时代干部要争当“三干”干部

114.【“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向上”也要“俯身”

115.【“七花杯”网评大赛】保持“四劲”杜绝作风建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16.【“七花杯”网评大赛】警惕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务知识“断带”现象

117.【“七花杯”网评大赛】“三双”服务要确保“三到”

118.【“七花杯”网评大赛】推动作风、效能革命,广大干部还需“三把刀”

119.【“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驻村应强基固本求实效

120.【“七花杯”网评大赛】组工干部要守住“三心” 当好新时代的新角色

121.【“七花杯”网评大赛】群众工作能力是党员领导干部必修功

122.【“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善于“健身”

123.【“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驻村帮扶变“包干”

124.【“七花杯”网评大赛】“树”造新作风新效能

125.【“七花杯”网评大赛】谨防县乡换届领导班子“结构硬、功能软”

126.【“七花杯”网评大赛】“筑巢引凤”更需“生态最优”

127.【“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切勿“拔苗助长”

128.【“七花杯”网评大赛】新时代年轻干部须做好“四则运算”

129.【“七花杯”网评大赛】“三层内功”擦亮年轻干部底色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