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以“含绿量”不断提升“含金量”
发布时间:2022-05-13 15:07:30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旅游模式。而自然保护地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的天然生境地、集中分布区,是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保护地既要更好地保护、研究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动植物提供相对安全的栖息地,也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生态旅游通过保护性利用促进了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让保护地生出“金叶子”,结出“金果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旅游,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在自然保护地开展生态旅游既有必要性又具可行性。首先,当前自然保护地建设已由数量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变,客观上有开展生态旅游的需要;其次,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景观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潜力巨大。以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保护区内生态植被保存完好,以老山、古树群、杜鹃花林等为代表的地文景观资源品质优良,分别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群落。边境风光及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援越抗法、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遗物承载着麻栗坡老山独特的时代记忆,叠加了文化特质,这些都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条件。
生态旅游增强保护地自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管护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有限,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用于自然保护地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但相对于某一自然保护地而言,经费数额还是难以满足实际建设需要,经费不足问题成了部分自然保护地的棘手难题。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可以为自然保护地日常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资金来源,从而提升自然保护地的自养能力,增强发展活力,提高管理和建设水平。
生态旅游助推当地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自然保护地开展生态旅游,可以减少资源依赖,带动当地社区相关产业发展和多重经济繁荣。通过扶持当地餐饮业、住宿业,开发土特产品,培训当地居民作向导,以及为当地居民提供多元就业机会,可以缓解自然保护地管护机构和社区居民的紧张关系,减少冲突,减轻自然保护地的管护压力,从而实现多方共赢,推动当地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生态旅游提高旅行者环保意识,扩大自然保护地影响力。自然保护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大量旅行者前来游赏。通过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如:观鸟旅游、观察自然、户外摄影、户外研究、观星旅游等,让旅行者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享受自然和历史文化给予的奇妙乐趣的同时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而获得更广泛的公众支持。通过旅游的口碑效应和宣传作用,让更多的人理解建立自然保护地的现实意义,增强对自然保护地的深层认知,进而扩大自然保护地的社会影响力,让“远在深山人未识”的自然保护地广为人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发展好经济,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要在经济发展中端牢生态碗、吃好生态饭。只有在旅游开发中处更加注重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正确处理好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的关系,把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二者和谐统一,才能以生态旅游不断助推自然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
(和龙)
(编辑:徐珺 排版:张振飞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