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七花杯”网评大赛】文旅产业要“破冰”,金融支撑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2-05-16 16:46:39  

新冠疫情发生两年多来,云南省先后经历多次暂停跨省团队游,旅游业受到巨大冲击,旅游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回暖复苏缓慢艰难。文旅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云南怎么办?笔者认为,要实现文旅产业“破冰”前行,金融业的有力支撑是关键!

笔者所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是“中国天然氧吧”之一,辖区的普者黑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文旅产业的发展在促消费、稳就业、扩投资、保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旅游行业同样受到巨大冲击,文旅企业举步维艰。如何创新文旅企业纾困的举措,力促文旅行业恢复发展,成为当地金融部门思考的一个课题。

近年来,人民银行丘北县支行切实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积极引导银行机构聚焦融资需求,加快探索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发展有效路径,为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正向支持。截至2022年3月18日,已向辖内文旅企业发放贷款1709笔、金额59904.76万元,为文旅企业纾困、恢复文旅市场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精准抓实银企对接,搭建文旅产业融资桥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银行业各金融机构主动对接文旅企业及项目、洽谈融资需求,建立文旅产业融资需求库,对文旅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信用评级,实行动态化、清单化管理,全流程跟踪督导,为企业提供优质化金融服务。同时,推动构建政银企协调联动机制,注重发挥政策合力,畅通信息渠道,完善文化和旅游产业信贷支持体系,多形式满足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有效推动文旅产业融资需求精准对接,平稳落地。

精准引入信贷“活水”,快速缓解企业经营困境。指导银行业各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和信贷产品,精准把握文旅产业资金需求特点,推出“美丽乡村贷”“旅游开发建设贷”“惠商贷”等信贷产品,充分发挥“金融+”作用,全方位提升服务效能。对文旅受困企业开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确保对有合理续贷需求的企业应贷尽贷、应延尽延,合理为企业让利,着力构建银企双向反哺机制,实现银企互利。其中,创新推出的“美丽乡村旅游贷”,为从事文旅产业的企业及个人提供小微企业经营性贷款;灵活运用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共为25家文旅企业办理延期本金2658.76万元。

精准发挥科技优势,提升金融服务整体质效。聚焦科技赋能,鼓励银行业各金融机构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线上化、便利化的业务模式,强化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推广应用,助力信贷资金直达受困企业。其中,依托大数据平台着力构建“金融+科技+景区”的集中建档模式,已在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档185户,授信金额3602万元,放款3142万元,有效支持了景区商户恢复生产经营。

精准开展走访宣讲,确保政策宣传取得实效。多次联合辖内银行业各金融机构走进景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通过开展“进银行访企业”“民微首贷培植”等专项行动,抓实文旅产业恢复工作,强化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及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入户宣讲,保障惠企纾困措施一键直达,帮助企业第一时间恢复经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今,丘北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苦练内功”,致力于普者黑湖治理和保护,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上金融行业有力的纾困举措,相信待到疫情消散时,文旅产业一定会走进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李顺 郭廷波)

(编辑:刘梅 排版:向传帅 审核:梁丹)

相关链接:

1.【“七花杯”网评大赛】退税小服务 营商大环境

2.【“七花杯”网评大赛】“把脉开方”打通营商环境堵点

3.【“七花杯”网评大赛】坚持服务至上 优化营商环境

4.【“七花杯”网评大赛】从普者黑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说起

5.【“七花杯”网评大赛】以绿色“颜值”提升经济“气质”

6.【“七花杯”网评大赛】用“绿色食品牌”唤醒舌尖上的“清香”

7.【“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产才引擎”赋能“产业强州”

8.【“七花杯”网评大赛】以乡土人才引“潮”绿色农业发展

9.【“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乡村产业振兴持续“鸡肋”化

10.【“七花杯”网评大赛】向“绿色”要“GDP”

11.【“七花杯”网评大赛】小通道关乎大环境 小切口可有大突破

12.【“七花杯”网评大赛】多重聚才搭建“人才支点”,多方汇智撬动农业振兴

13.【“七花杯”网评大赛】打好四张牌 走好强州路

14.【“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的革命性举措推动边疆基层检察工作迈上新台阶

15.【“七花杯”网评大赛】“筑巢引凤”更需“生态最优”

16.【“七花杯”网评大赛】“知行合一”打响营商环境翻身仗

17.【“七花杯”网评大赛】跑出产业动能转换“加速度”

18.【“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之干”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19.【“七花杯”网评大赛】笔者眼中的文山之干

20.【“七花杯”网评大赛】酒香也怕巷子深

21.【“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强州要做好“加减乘除”法

22.【“七花杯”网评大赛】让“康养+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创新之招

23.【“七花杯”网评大赛】念好“人才经” 跑出“加速度”

24.【“七花杯”网评大赛】解好三个不等式,打好“绿色食品牌”

25.【“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强州有四个“离不开”

26.【“七花杯”网评大赛】挤一挤“不见面”水分

27.【“七花杯”网评大赛】擦亮七都名片 舞活旅游龙头

28.【“七花杯”网评大赛】增强投资吸引力 打造投资新高地

29.【“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绘强州蓝图

30.【“七花杯”网评大赛】让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赋能“产业强州”

31.【“七花杯”网评大赛】小通道关乎大环境

32.【“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乡村“网红”走向“长红”

33.【“七花杯”网评大赛】期待县级高中辉煌再现

34.【“七花杯”网评大赛】锻造人才队伍 推进产业兴滇

35.【“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路焕发“神草”新生机

36.【“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派单”蜕变成“派担”

37.【“七花杯”网评大赛】从头谱新篇,党和政府带领移民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

38.【“七花杯”网评大赛】“抗疫”下的旅游要先“托底”——以普者黑为例

39.【“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全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提升工作质效

40.【“七花杯”网评大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须坚持“十个不”

41.【“七花杯”网评大赛】优化产业园区管理体制 助推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

42.【“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的韵律

43.【“七花杯”网评大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贡献优化营商环境人社力量

44.【“七花杯”网评大赛】凝聚信仰之基 锻造担当作为

45.【“七花杯”网评大赛】解决“三无”,让丘北辣椒“里子”更实

46.【“七花杯”网评大赛】数海扬帆数说发展

47.【“七花杯”网评大赛】“探头”作用把好关 经济统计定“坐标”

48.【“七花杯”网评大赛】“中庸之道”不是万能

49.【“七花杯”网评大赛】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加大动力

50.【“七花杯”网评大赛】久久为功打造文山一流营商环境

51.【“七花杯”网评大赛】“强乡村”要先“强党建”

52.【“七花杯”网评大赛】“三抓”让民族团结“一路生花”

53.【“七花杯”网评大赛】战胜疫情,我们能做什么?

54.【“七花杯”网评大赛】基层单位作风建设要重“三抓”

55.【“七花杯”网评大赛】向下方能向上 百炼方可“成钢”

56.【“七花杯”网评大赛】基层干部要学会“三吃”

57.【“七花杯”网评大赛】“数字文山”自然资源大有可为

58.【“七花杯”网评大赛】“四轮驱动”跑出产业强州加速度

59.【“七花杯”网评大赛】“本土”与“外来”双重加持 走出文山新路子

60.【“七花杯”网评大赛】优化营商环境 还得“靶向施策”

61.【“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发展 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是关键

62.【“七花杯”网评大赛】争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排头兵,还需再下硬功夫

63.【“七花杯”网评大赛】担当润泽人生 教育向美而行

64.【“七花杯”网评大赛】打好“生态牌” 念活“致富经”

65.【“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七彩云南”保持“民族色彩”

66.【“七花杯”网评大赛】夯实“一县一业” 让老歌焕发新声

67.【“七花杯”网评大赛】争做“五大员”当好营商环境“勤务兵”

68.【“七花杯”网评大赛】疫情期间网格划分购买农产品 保民生又助力乡村振兴

69.【“七花杯”网评大赛】探索新时代残疾人就业存在困难对策建议

70.【“七花杯”网评大赛】“90后”干部要在“磨”和“炼”中破局

71.【“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之干” 解放思想

72.【“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产业强州”战略

73.【“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一线工作法”助力产业发展

74.【“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产业发展须抓好“一品双新”

75.【“七花杯”网评大赛】提高服务质量 推动建设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76.【“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业 建设美丽普者黑

77.【“七花杯”网评大赛】转作风“马上办” 抓落实“马上干”

78.【“七花杯”网评大赛】驾乘数字经济之风 抢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79.【“七花杯”网评大赛】筑梦路上,你我正当时

80.【“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蔚然成风

81.【“七花杯”网评大赛】让“大众服务”引领普者黑5A提档升级

82.【“七花杯”网评大赛】时事相催 务争朝夕 必达奋斗征程“三境界”

83【“七花杯”网评大赛】树牢责任意识推进“文山之干”干出新气象

84.【“七花杯”网评大赛】把“文山之干”变为“统计之干”

85.【“七花杯”网评大赛】干就干出样儿来

86.【“七花杯”网评大赛】强化舆论引导 汇聚磅礴力量

87.【“七花杯”网评大赛】“三着力”走好绿色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88.【“七花杯”网评大赛】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说说基层法院之“文山之干”

89.【“七花杯”网评大赛】发展乡村旅游需避免同质化

90.【“七花杯”网评大赛】落实企业“休眠”制度 为营商环境加分

91.【“七花杯”网评大赛】不妨从孩子教育的角度谋划提升文山旅游

92.【“七花杯”网评大赛】凝心聚力 擘画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93.【“七花杯”网评大赛】用“美学经济”引爆乡村振兴“热点”

94.【“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乡村教师安心扎根乡村

95.【“七花杯”网评大赛】锻造人才队伍 推进产业兴滇

96.【“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从“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的产业链

97.【“七花杯”网评大赛】集贸市场规范化管理需与本地实情相结合

98.【“七花杯”网评大赛】“以点带面”打造世界一流山水田园康养胜地

99.【“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兴州需要牢固树立生态理念

100.【“七花杯”网评大赛】浅谈文山三七企业创新发展

101.【“七花杯”网评大赛】以高质量组织工作赋能营商环境

102.【“七花杯”网评大赛】立足岗位纠“四风”助力“文山之干”

103.【“七花杯”网评大赛】深耕“土特产”淘出“金链条”

104.【“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全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提升工作质效

105.【“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锻造一支“文山之干”政治铁军

106.【“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疫情成为转移就业路上的“ 绊脚石”

107.【“七花杯”网评大赛】推进乡村振兴亟需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

108.【“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以“四立”夺栋梁之材“入场券”

109.【“七花杯”网评大赛】跑出产业动能转换“加速度”

110.【“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在“斗争”中出色出彩

111.【“七花杯”网评大赛】村级集体经济亟需“强筋壮骨”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

112.【“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驻村应强基固本求实效

113.【“七花杯”网评大赛】新时代干部要争当“三干”干部

114.【“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向上”也要“俯身”

115.【“七花杯”网评大赛】保持“四劲”杜绝作风建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16.【“七花杯”网评大赛】警惕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务知识“断带”现象

117.【“七花杯”网评大赛】“三双”服务要确保“三到”

118.【“七花杯”网评大赛】推动作风、效能革命,广大干部还需“三把刀”

119.【“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驻村应强基固本求实效

120.【“七花杯”网评大赛】组工干部要守住“三心” 当好新时代的新角色

121.【“七花杯”网评大赛】群众工作能力是党员领导干部必修功

122.【“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善于“健身”

123.【“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驻村帮扶变“包干”

124.【“七花杯”网评大赛】“树”造新作风新效能

125.【“七花杯”网评大赛】谨防县乡换届领导班子“结构硬、功能软”

126.【“七花杯”网评大赛】“筑巢引凤”更需“生态最优”

127.【“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切勿“拔苗助长”

128.【“七花杯”网评大赛】新时代年轻干部须做好“四则运算”

129.【“七花杯”网评大赛】“三层内功”擦亮年轻干部底色

130.【“七花杯”网评大赛】发展全域旅游,文山州怎么做?

131.【“七花杯”网评大赛】以“含绿量”不断提升“含金量”

132.【“七花杯”网评大赛】农村工作要用“热气”去“凉意”

133.【“七花杯”网评大赛】让转作风、提效能“蔚然成风”

134.【“七花杯”网评大赛】干部考察切忌“立人设”

135.【“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全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提升工作质效

136.【“七花杯”网评大赛】文旅康养助力乡村振兴

137.【“七花杯”网评大赛】得销路者得天下

138.【“七花杯”网评大赛】文旅产业要“破冰”,金融支撑是关键!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