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发布时间:2022-05-17 14:47:19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意识形态问题日益凸显,加强新时代农村意识形态工作,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层党组织作为抓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应当切实从把握正确导向、厚植核心价值观、加强阵地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为谱写新时代农村更加出彩新篇章提供有力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传播“好声音”,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实践课堂”。严格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原则,把理论宣传与群众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深入浅出地讲好“农村话”“百姓话”,组织广大群众深入了解红色人物、时代先锋、身边典型的故事,感悟榜样的力量,把榜样的“阳光”播散到农村基层群众的心中,将推进文明乡风的弘扬传播纳入基层群众教育的重要内容,紧贴时代节拍、扎根农家、围绕群众,开展移风易俗、美丽乡村建设进农村活动,让基层群众成为文明新风活动的参与者、分享者,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筑牢“主阵地”,汇聚舆论安全的“能量磁场”。面对全媒体的不断发展和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巨大挑战,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在农村显得尤为重要。基层党组织应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善于运用新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基层干部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唱响“主旋律”,筑牢乡风文明的“思想阵地”。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应当牢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手抓管理约束、一手抓服务引导,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的层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惠民工程,建好管好各项文化阵地,推动文化阵地发挥作用,助力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注重发挥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形成老百姓自己的“土规定”“好规矩”,并不断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阵地,成为搞活农村文化、育实乡风文明、创新成风化人的好载体,大力开展倡导先进文化,弘扬文明新风,弘扬传统美德,淳化乡风民风,为农村营造文明向上、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拓展乡风文明的“软实力”。
聚焦“强服务”,建设厚植民生福祉的“志愿之家”。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做好农村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紧盯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守好农村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基本要求和引领群众思想的关键所在。基层党组织应以“村容整洁环境美、品德高尚人心美、乡风文明风尚美、精神充实生活美”为目标,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征集“上”来,通过文明实践活动将便民惠民举措落实“下”去,发挥好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开展好干群联系群众、村民文娱、宣传培训等志愿活动,把便利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将文明实践融入百姓生活中。
(董江文)
(编辑:刘梅 排版:向传帅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