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以“三化”做好县域经济“更”字文章
发布时间:2022-05-17 16:27:36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域经济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单元,发展县域经济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要统筹做好“三化”工作,让县域经济成为撬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让县域更加宜居。苏轼有云:“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如今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要注重发展的速度,更始终追求发展的温度。适应农民日益增长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应着力提高县城的首位度及精细化发展水平,扩大县域的经济拉动力和人口承载力,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村要素向农场集聚。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以常住人口规模、分布和结构为依据,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建强发展弱项,打造优质教育和医疗基地,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社区智慧化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商业品质;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增长空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加快培育动能产业化,让县域更可持续。当前,我国中西部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既是弱点,也是潜力。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与中心城市搭建良好的产业协作、发展特色产业,是县域发展的三种主要方式。对照国家在县域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提出“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三起来”理念。因地制宜培育产业,集中优势资源,以龙头企业带头,整合“强链补链”,引导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发力,打造“单打冠军”“配套专家”和“行业小巨人”,可盘活基层劳动力,带动制造业,以“先富带动后富”的道路,帮助县域经济走出发展不平衡状态。并拓展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空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拓展市场纵深,培育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方向,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深入推进改革市场化,让县域“更具活力”。“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驱动、靠公平竞争、靠转型升级,这些都离不开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能力。增强工作时效性、措施针对性、办法可行性,瞄准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化来建设市场化营商环境,重视营商环境的路径、平台、政策、机制,制订出台投资鼓励、要素保障、创新支持、金融支持等具体政策与措施。改革体制,建设平台,搞活机制选择路径,以简政放权释放发展能量,企业为王,坚持“非禁即入”“政简易从”“无事不扰”的服务政策,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直接回应市场主体期盼,直接服务产业发展,直接助力经济民生,实事求是构建亲商清政关系。环境优、产业强、机制活,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建设一流的城市文明,建设宜居的生态环境,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周天虹)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