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拒绝“等靠要” 倡导“创实干” 加快推动富宁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5-18 10:49:23
在全州上下深入开展“文山之干”解放思想大讨论之际,富宁县紧锣密鼓,3月2日召开了2022春季学期教育体育工作会议,深入学习开学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2年教育体育工作。
要深刻把握形势,汇聚起推动富宁教育发展的磅礴力量。富宁教育持续稳居全州前列,实现高质量领跑的核心优势是高质量教师队伍相对稳定、高质量学生群体相对稳定、高质量学校群集相对稳定;富宁教育存在的挑战是大通道带来大流动,优质学生外流加剧;大发展带来大压力,优质教师外流加速;大改革带来大挑战,优质学校内损加速。
要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塑造一支成就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深入开展校风革命,构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校风品牌。目前各校校风普遍存在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名不副实、有名无实,因人而异,粗显无物、底色不显的问题。必须要在学党史、国史、教育史、建校史中提炼出校风特色;在执行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中提炼出校风原色;在发扬传承、创新旗帜中提炼出校风基色。深入开展教风革命,构建严慈互济、教风相长的教师品牌。部分教师存在坐而论道、得过且过,不学无术、随波逐流、尸位素餐、浑浑噩噩、形聚神散、束之高阁等问题。对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让教学有尊严的开展。坚持慈的主旋律不变调,让教学有温度的开展;坚持薄的主色调不减弱,让教学有深度的开展。深入开展学风革命,构建乐学善思、技精融贯的教育品牌。部分教师存在一切以课本为中心、知识碎片化、本位主义思想严重等问题。教体系统须积极探索教师队伍考核评价监督体系,积极开展教师科研教学诚信教育,打造一支思想、作风,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为夯实教师队伍,富宁县一直采取补救措施,重新洗牌,让教师队伍焕然一新。一是对教师进行分类梳理,分层施策。对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对稍微逊色的教师诊脉、施药、补短,抓实,稳健走在前列。二是专项会议“压担子”,让责任担当“摆进来”。校长及教师端其态,重约谈,深其因,研措施、抓质量,抓实效。三是深入一线“摸底子”,让教学问题“浮上来”。县级全体教研员深入教学一线开展大调研,对学校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日常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学业务检查、教学质量监控等各方面进行详细检查,采取普遍听、重点听、比较听、分类听等方法,对现场课堂教学进行细致指导,为各科教学质量指明方向,全面激发教师潜心钻研教材、精心经营课堂、专心打造专业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摸清学校教师队伍的底子,为教师课堂教学“听诊把脉”。四是结对培训“打底子”,让名师辐射“照进来”。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将域内龙头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按照“1+X”模式建立结对帮扶,捆绑考核。六是外出学习“架梯子”,让优秀经验“走进来”。组织校长、教师到先进地区“看先进、找差距、谋发展、拓视野,思推质,笃行之”,将其果“一推一带”的引领富教走入正轨。2022年以来选派教师外出参加万名校长、国培、心理健康研修项目等培训共299人次。七是择优选拔“给位子”,让年轻干部“上得去”。多渠识才,优胜劣汰,滚动推干,综合研判,举荐优师,以优推教,以优带教。八是关爱帮扶“铺路子”,让教师队伍“干得好”。注重对教师,政治关心、工作帮扶、生活关怀。每年召开一次教师节表彰大会,表彰一批优秀先进教师;实施连片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兑现乡村教师补贴和乡镇岗位补贴;落实乡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不断改善乡村教师从教环境。
文山之干!不光喊,重在“创实干”。各部门、各学校要破除安于现状的“守摊子”思想、地处边疆难有作为的消极思想;不给资金项目就不干事的“等靠要”思想;“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太平官”思想。全面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认真落实《文山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扎实推动教体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质量发展,为富宁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刘娟)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