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七花杯”网评大赛】“留得住游客”才是旅游发展的生命线

发布时间:2022-05-18 11:11:48  

有一种观点:服务至上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对此,很多人就质疑:仅仅靠服务就能把旅游业发展好吗?笔者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招徕游客,从游客的交通、观光、吃住、购物、娱乐等消费中获得综合性收入的行业。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兴旺不只是服务提升的结果。

旅游业的发展最直接的考量是游客量和游客消费值。游客的量是旅游区吸引力的问题,而游客消费值则是游客支出额的问题。要提高游客消费额度,增加旅游区经济收入,必须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且停留时间越长越好。其实这不难理解——留住游客,游客就得在风景区起居吃喝、娱乐参观等方面进行消费,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旅游区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留得住游客”才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将“留得住游客”作为打造旅游区的宗旨,是把消费者摆在首位的人本主义思想。把游客留住,让其在旅游区消费,提高地区经济收入,是一件高要求、高标准的事情,需要开发者、管理部门以游客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游客着想,站在游客的角度开发旅游项目、配置旅游设施、提供旅游服务。

一是旅游区要有一定的规模,起码可供游客游玩2天及以上。旅游区观赏太小,游客待在景区的时间短,消费自然不高。如果游客早来晚归就能游玩整个旅游区,游客就会自带食品、饮品、出行工具等到出行,进入旅游区可以连一瓶水都不消费,旅游区收入何在?为此,开发独具特色的可供两天以上的游览规模,能有效留住游客,让其在旅游区停留居住、吃喝拉撒,才能带动生活用品、地方特色产品、饮食娱乐等产业消费,从而带动旅游区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是旅游项目不能过于单一。如果旅游区规模适当,但每个景点都大同小异,是留不住游客的。站在游客的角度,设置多种、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的需求项目,才能有效留住游客。如冲浪、漂流、划艇、潜水、水上乐园等可满足小孩、中青年人群的玩水喜好项目;综合建设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地方特色文化项目,满足游客文化交流的需求;建设绿水青山的自然风光项目,满足游客欣赏怡情的需求;开发露营、野营、烧烤、爬山等活动项目,满足游客野外的活动需求;开发渔业娱乐、水果入园采摘等项目,满足游客实践性需求;建设花卉、药材、特产等种植、观赏、销售基地,满足游客购买纪念品的需求。

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服务至上,让人感到舒服、舒心,是留住游客的重要方式。不论是饭店、茶饮店、超市、宾馆、导游等服务人员,还是景区管理人员,一定要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对于“宰客”“吼客”“伤客”等现象,相关部门必须严打重罚,万不可有丝毫的徇私纵容行为。

四是注重开发游客参与度较高的实践活动项目。如建设攀岩、爬山、滑索、游泳、采摘、捕鱼、农家活动、特产品制作等项目,能极大地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

总之,旅游产业能够兴旺,要看有没有留得住游客的“干货”。因为只有留住游客,才能促进地区消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留住游客就是留下游客的钱,旅游业当以“留住游客”为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张发春)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



相关链接:

1.【“七花杯”网评大赛】退税小服务 营商大环境

2.【“七花杯”网评大赛】“把脉开方”打通营商环境堵点

3.【“七花杯”网评大赛】坚持服务至上 优化营商环境

4.【“七花杯”网评大赛】从普者黑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说起

5.【“七花杯”网评大赛】以绿色“颜值”提升经济“气质”

6.【“七花杯”网评大赛】用“绿色食品牌”唤醒舌尖上的“清香”

7.【“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产才引擎”赋能“产业强州”

8.【“七花杯”网评大赛】以乡土人才引“潮”绿色农业发展

9.【“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乡村产业振兴持续“鸡肋”化

10.【“七花杯”网评大赛】向“绿色”要“GDP”

11.【“七花杯”网评大赛】小通道关乎大环境 小切口可有大突破

12.【“七花杯”网评大赛】多重聚才搭建“人才支点”,多方汇智撬动农业振兴

13.【“七花杯”网评大赛】打好四张牌 走好强州路

14.【“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的革命性举措推动边疆基层检察工作迈上新台阶

15.【“七花杯”网评大赛】“筑巢引凤”更需“生态最优”

16.【“七花杯”网评大赛】“知行合一”打响营商环境翻身仗

17.【“七花杯”网评大赛】跑出产业动能转换“加速度”

18.【“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之干”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19.【“七花杯”网评大赛】笔者眼中的文山之干

20.【“七花杯”网评大赛】酒香也怕巷子深

21.【“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强州要做好“加减乘除”法

22.【“七花杯”网评大赛】让“康养+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创新之招

23.【“七花杯”网评大赛】念好“人才经” 跑出“加速度”

24.【“七花杯”网评大赛】解好三个不等式,打好“绿色食品牌”

25.【“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强州有四个“离不开”

26.【“七花杯”网评大赛】挤一挤“不见面”水分

27.【“七花杯”网评大赛】擦亮七都名片 舞活旅游龙头

28.【“七花杯”网评大赛】增强投资吸引力 打造投资新高地

29.【“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绘强州蓝图

30.【“七花杯”网评大赛】让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赋能“产业强州”

31.【“七花杯”网评大赛】小通道关乎大环境

32.【“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乡村“网红”走向“长红”

33.【“七花杯”网评大赛】期待县级高中辉煌再现

34.【“七花杯”网评大赛】锻造人才队伍 推进产业兴滇

35.【“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路焕发“神草”新生机

36.【“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派单”蜕变成“派担”

37.【“七花杯”网评大赛】从头谱新篇,党和政府带领移民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

38.【“七花杯”网评大赛】“抗疫”下的旅游要先“托底”——以普者黑为例

39.【“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全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提升工作质效

40.【“七花杯”网评大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须坚持“十个不”

41.【“七花杯”网评大赛】优化产业园区管理体制 助推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

42.【“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的韵律

43.【“七花杯”网评大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贡献优化营商环境人社力量

44.【“七花杯”网评大赛】凝聚信仰之基 锻造担当作为

45.【“七花杯”网评大赛】解决“三无”,让丘北辣椒“里子”更实

46.【“七花杯”网评大赛】数海扬帆数说发展

47.【“七花杯”网评大赛】“探头”作用把好关 经济统计定“坐标”

48.【“七花杯”网评大赛】“中庸之道”不是万能

49.【“七花杯”网评大赛】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加大动力

50.【“七花杯”网评大赛】久久为功打造文山一流营商环境

51.【“七花杯”网评大赛】“强乡村”要先“强党建”

52.【“七花杯”网评大赛】“三抓”让民族团结“一路生花”

53.【“七花杯”网评大赛】战胜疫情,我们能做什么?

54.【“七花杯”网评大赛】基层单位作风建设要重“三抓”

55.【“七花杯”网评大赛】向下方能向上 百炼方可“成钢”

56.【“七花杯”网评大赛】基层干部要学会“三吃”

57.【“七花杯”网评大赛】“数字文山”自然资源大有可为

58.【“七花杯”网评大赛】“四轮驱动”跑出产业强州加速度

59.【“七花杯”网评大赛】“本土”与“外来”双重加持 走出文山新路子

60.【“七花杯”网评大赛】优化营商环境 还得“靶向施策”

61.【“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发展 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是关键

62.【“七花杯”网评大赛】争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排头兵,还需再下硬功夫

63.【“七花杯”网评大赛】担当润泽人生 教育向美而行

64.【“七花杯”网评大赛】打好“生态牌” 念活“致富经”

65.【“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七彩云南”保持“民族色彩”

66.【“七花杯”网评大赛】夯实“一县一业” 让老歌焕发新声

67.【“七花杯”网评大赛】争做“五大员”当好营商环境“勤务兵”

68.【“七花杯”网评大赛】疫情期间网格划分购买农产品 保民生又助力乡村振兴

69.【“七花杯”网评大赛】探索新时代残疾人就业存在困难对策建议

70.【“七花杯”网评大赛】“90后”干部要在“磨”和“炼”中破局

71.【“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之干” 解放思想

72.【“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产业强州”战略

73.【“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一线工作法”助力产业发展

74.【“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产业发展须抓好“一品双新”

75.【“七花杯”网评大赛】提高服务质量 推动建设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76.【“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业 建设美丽普者黑

77.【“七花杯”网评大赛】转作风“马上办” 抓落实“马上干”

78.【“七花杯”网评大赛】驾乘数字经济之风 抢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79.【“七花杯”网评大赛】筑梦路上,你我正当时

80.【“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蔚然成风

81.【“七花杯”网评大赛】让“大众服务”引领普者黑5A提档升级

82.【“七花杯”网评大赛】时事相催 务争朝夕 必达奋斗征程“三境界”

83【“七花杯”网评大赛】树牢责任意识推进“文山之干”干出新气象

84.【“七花杯”网评大赛】把“文山之干”变为“统计之干”

85.【“七花杯”网评大赛】干就干出样儿来

86.【“七花杯”网评大赛】强化舆论引导 汇聚磅礴力量

87.【“七花杯”网评大赛】“三着力”走好绿色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88.【“七花杯”网评大赛】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说说基层法院之“文山之干”

89.【“七花杯”网评大赛】发展乡村旅游需避免同质化

90.【“七花杯”网评大赛】落实企业“休眠”制度 为营商环境加分

91.【“七花杯”网评大赛】不妨从孩子教育的角度谋划提升文山旅游

92.【“七花杯”网评大赛】凝心聚力 擘画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93.【“七花杯”网评大赛】用“美学经济”引爆乡村振兴“热点”

94.【“七花杯”网评大赛】让乡村教师安心扎根乡村

95.【“七花杯”网评大赛】锻造人才队伍 推进产业兴滇

96.【“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从“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的产业链

97.【“七花杯”网评大赛】集贸市场规范化管理需与本地实情相结合

98.【“七花杯”网评大赛】“以点带面”打造世界一流山水田园康养胜地

99.【“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兴州需要牢固树立生态理念

100.【“七花杯”网评大赛】浅谈文山三七企业创新发展

101.【“七花杯”网评大赛】以高质量组织工作赋能营商环境

102.【“七花杯”网评大赛】立足岗位纠“四风”助力“文山之干”

103.【“七花杯”网评大赛】深耕“土特产”淘出“金链条”

104.【“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全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提升工作质效

105.【“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锻造一支“文山之干”政治铁军

106.【“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疫情成为转移就业路上的“ 绊脚石”

107.【“七花杯”网评大赛】推进乡村振兴亟需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

108.【“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以“四立”夺栋梁之材“入场券”

109.【“七花杯”网评大赛】跑出产业动能转换“加速度”

110.【“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在“斗争”中出色出彩

111.【“七花杯”网评大赛】村级集体经济亟需“强筋壮骨”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

112.【“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驻村应强基固本求实效

113.【“七花杯”网评大赛】新时代干部要争当“三干”干部

114.【“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向上”也要“俯身”

115.【“七花杯”网评大赛】保持“四劲”杜绝作风建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16.【“七花杯”网评大赛】警惕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务知识“断带”现象

117.【“七花杯”网评大赛】“三双”服务要确保“三到”

118.【“七花杯”网评大赛】推动作风、效能革命,广大干部还需“三把刀”

119.【“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驻村应强基固本求实效

120.【“七花杯”网评大赛】组工干部要守住“三心” 当好新时代的新角色

121.【“七花杯”网评大赛】群众工作能力是党员领导干部必修功

122.【“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善于“健身”

123.【“七花杯”网评大赛】莫让驻村帮扶变“包干”

124.【“七花杯”网评大赛】“树”造新作风新效能

125.【“七花杯”网评大赛】谨防县乡换届领导班子“结构硬、功能软”

126.【“七花杯”网评大赛】“筑巢引凤”更需“生态最优”

127.【“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切勿“拔苗助长”

128.【“七花杯”网评大赛】新时代年轻干部须做好“四则运算”

129.【“七花杯”网评大赛】“三层内功”擦亮年轻干部底色

130.【“七花杯”网评大赛】发展全域旅游,文山州怎么做?

131.【“七花杯”网评大赛】以“含绿量”不断提升“含金量”

132.【“七花杯”网评大赛】农村工作要用“热气”去“凉意”

133.【“七花杯”网评大赛】让转作风、提效能“蔚然成风”

134.【“七花杯”网评大赛】干部考察切忌“立人设”

135.【“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全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提升工作质效

136.【“七花杯”网评大赛】文旅康养助力乡村振兴

137.【“七花杯”网评大赛】得销路者得天下

138.【“七花杯”网评大赛】文旅产业要“破冰”,金融支撑是关键!

139.【“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通“中梗阻” 激发产业活力

140.【“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全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提升工作质效

141.【“七花杯”网评大赛】基层干部要当好“三种人”

142.【“七花杯”网评大赛】以“小网红”撬动产业“大发展”

143.【“七花杯”网评大赛】让田园综合体成为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144.【“七花杯”网评大赛】运用好舆论力量实现“良治”

145.【“七花杯”网评大赛】让旅游业与农业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146.【“七花杯”网评大赛】打造“绿色食品牌”,助推产业强州

147.【“七花杯”网评大赛】让康养“体验卡”成为文山人民的“终身持有卡”

148.【“七花杯”网评大赛】砥砺深耕,唱响文山之干!

149.【“七花杯”网评大赛】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150.【“七花杯”网评大赛】让“妈妈式”服务真正落地见效

151.【“七花杯”网评大赛】基层干部当抡好作风“转、提、治、强”四板斧

152.【“七花杯”网评大赛】乡村振兴要抓住“两个关键”

153.【“七花杯”网评大赛】“一把手”监督需要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154.【“七花杯”网评大赛】打好“人才牌” 奏响“强州曲”

155.【“七花杯”网评大赛】青年干部要当好廉洁文化建设排头兵

156.【“七花杯”网评大赛】以“三化”做好县域经济“更”字文章

157.【“七花杯”网评大赛】唱响民族文化之音

158.【“七花杯”网评大赛】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新农人”

159.【“七花杯”网评大赛】发展“短平快”产业需谨记“三个不”

160.【“七花杯”网评大赛】电商助力打造“世界三七之都”

161.【“七花杯”网评大赛】让“12345”更好地呼应民情方便群众

162.【“七花杯”网评大赛】建一流营商环境还需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系统

163.【“七花杯”网评大赛】乡村干部要增强“六项本领”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164.【“七花杯”网评大赛】拒绝“等靠要” 倡导“创实干” 加快推动富宁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165.【“七花杯”网评大赛】精耕细垦乡村“五块地”,重描彩绘振兴美景图

166.【“七花杯”网评大赛】推动民俗文化与康养旅游业融合发展

167.【“七花杯”网评大赛】强化保障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

168.【“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之干”干什么?怎么干?

169.【“七花杯”网评大赛】浅谈优化营商环境

170.【“七花杯”网评大赛】做优“三篇文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

171.【“七花杯”网评大赛】“留得住游客”才是旅游发展的生命线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