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用法治手段为美丽云南建设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2-05-19 14:26:48
云南是全国动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的美誉;同时,云南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是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宝地。近年来,一些地区某些不法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发矿产资源,非法采矿、违法乱占耕地、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依法管理自然资源的氛围还没有形成。笔者认为,保护好自然资源推进美丽云南建设应用好法治手段,夯实法治基础、营造法治氛围、推进法治管理,为美丽云南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三个到位”夯实法治基础。组织领导到位,加强对自然资源普法工作的统一领导,健全工作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和下属单位分工协作共同参与的格局。将学法用法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述职和年度考核,制定普法工作要点、普法计划以及普法责任清单,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形成学法用法懂法的氛围。力量统筹到位,整合普法资源,通过向内统筹组建自然资源保护志愿者队伍,向外吸纳政府法律顾问、有关专家学者或者热心市民参与到自然资源保护法律服务中来。阵地建设到位,布局新媒体阵地,通过融媒体及时发布自然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信息,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及时报道自然资源开发保护领域新闻事件。依托政务服务办事窗口面向社会群众进行普法,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夯实法治基础。
“三个强化”营造法治氛围。强化学法用法,领导带头学法用法,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法律讲座、普法考试等活动,全面提升各级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法律意识,促进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强化普法宣传,结合“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土地宣传日、“12·4”宪法日以及“普法宣传周”“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时节,开展系列主题普法活动,开展法律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园区的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延伸法律触角。强化教育手段,突出“立体式”教育引导,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以案释法、政策法规解读,以视频节目、图文解读、线上抽奖问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新法新规,提供优质普法作品,增强普法的互动性和生动性。
“三个争当”推进法治管理。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聚焦“山水林田湖草”,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严守红线,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节约集约用地,结合土地整治复垦工作常态化宣传耕地保护,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面开展国家森林城市、森林小镇建设。争当“放管服”改革先锋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行“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新举措,推广不动产交易登记“一窗受理、一表采集、一套资料、一网办结”集成服务改革,实现自然资源领域证照办理提速增效。争当自然资源监管的排头兵,统筹自然资源、公安、司法等力量,严肃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开展年度卫片执法行动、“绿剑行动”等,曝光一批自然资源违法案例,处理一批自然资源违法问题背后的“保护伞”,以案说法,震慑不法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自然资源保护政治环境,共建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守护好祖国西南的生态安全屏障。
(徐俐璐佳)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