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农村需要更多“新农人”
发布时间:2022-05-19 16:16:18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简洁的一句话,充分强调了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在过去几十年间,无数年轻人从农村走进城市,脱离农门是无数农村子弟所梦寐以求,加之打工浪潮席卷,在农村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只有老人和小孩的空巢村,因此,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的是向农村输送更多知识型的“新农人”。
“新农人”为农村传输新思想。所谓“新农人”是相对于农人而言,过去的农人,指的是以农业种植为生的人,而“新农人”指的是那些为了创业理想而投身到农业行业之中的创业者们。他们把农业作为职业,研究市场、把握政策,通过挖掘农业资源、经营农村市场,实现创业理想、展示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些知识型“新农人”走进农村后,通过大力发展种养殖和加工业,采用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现代经营方式,积极促进并实现了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在广南县者兔乡木乍村,原者兔乡副乡长曹红梅辞职到该村组建合作社进行科学肉牛养殖以后,不仅转变了该村群众过去“放牛”的传统养殖思想,带动了当地群众实现增收脱贫。在脱贫攻坚期间,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基地+农户”的模式共吸纳了者兔乡7各村委会建档立卡困难户782户2662人,贫困户每年通过合作社提供的岗位务工、产业效益分红和种植青储饲料等增加收入,仅2016年至2020年期间,累计发放产业效益分红资金220多万元。
“新农人”在农村带动新风尚。按照乡村振兴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培育文明乡风,有利于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构建温馨、和谐、美好的农家村镇。在乡村振兴推进中,知识型“新农人”的参与,可以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引导农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共同建设生态美好、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广南县篆角乡阿渺新寨在“新农人”、村总支书记周光艳的带领下,通过向人居环境脏乱差、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开刀,实施移风易俗修改村规民约后,让阿渺新寨成为篆角乡的典范。因此,乡村振兴下的新农村,不仅要建设一个山川秀美,景色宜人的崭新农村,还要培育新一代有思想的农民,重建村庄的价值生活,提高农民精神层面的收益,拓宽农民的主观福利,只有这样,农民才能既过能过上体面的物质生活,有享受丰富的精神创造。
“新农人”给农村带来新业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产业振兴,就是要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聚集和资源聚集,解决农民就业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三产融合”,才能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体面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如:在广南县杨柳井乡六郎城村女致富带头人周艺畅通过成立了凌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该村实施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以后,不仅实现了仿野生铁皮石斛的规模化种植,还推动了石斛深加工、旅游服务业的“三产融合”发展,让该村获评为国家级3A景区,使该村群众踏入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余永兴)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