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发展要注重增强“造血功能”
发布时间:2022-05-20 12:43:40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与关键。如何走好走稳“产业强滇”之路,实现产业振兴,须注重增强“造血功能”。
夯实农业主体地位,着力打造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没有产业的振兴就谈不上经济的振兴。紧紧抓住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战略机遇,发挥区位、生态和交通优势,在农产业发展规划上,突出合作共建和产业协同,构建区域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的大农业、大产业。大力发展“合作社+”产业发展模式,强化农户间的合作联系,引导农户转变传统种植观念,整合资源,盘活土地,进一步激发“造血”能力;实行大户带动小户的联动发展模式,把产业规模化。加强村与村之间的区域化协作,发动群众群策群力,科学谋划,共同发展适宜本乡、本村的主导产业。坚持“挖特色创名片、引产业促发展”的思路,在持续巩固优质特色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规模化发展路子,做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打好特色农业产业品牌。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切实强化农产品加工链条。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要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作为整体来抓,政府要坚决扛实大抓招商引资、大抓营商环境政治责任,把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突出党建带、党建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沟通对接、联系服务多方企业,充分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人才优势等,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建设,同时,结合“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广泛听取行业专家对家乡发展的建议意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确保规划实施的可行性。特别要加强三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村信息网联动,盘活基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模式,进行市场化、社会化服务,聚集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构建成一二产业融合体系。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最大限度解决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中,大部分主体的利益联结比较松散的问题,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协会+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组织群众、盘活资源、用活资产、激活潜力,通过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群众的能动作用等要素有机融合,带动农民实现稳定增收。政府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在政策、资金上对引进企业进行扶持。在企业发展指导上,切实转变发展思路,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帮助农户进行大规模、集约化、发展方式多样化的产业化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产业链条延伸机制,形成工业反哺农业,服务业夯实工业基础的良性循环,打造成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文化的特色农业基地,切实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黄蓉)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