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用一二三产“玩转”第六产
发布时间:2022-05-20 22:28:03
日前,一则《云南广南:石山农场“一片茶”玩转“三大产业”》的信息不仅被各级媒体纷纷转载,也引发了广大农村创业者的深思。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这里提到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国际上通称的“第六产业”,即:“1+2+3”等于6,“1×2×3”也等于6。就是鼓励广大的农村创业者不仅要学会种植农作物,而且还要学会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搞多种经营,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
近年来,作为农业大省的云南,不断推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文化等八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部署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为脱贫成效的巩固和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经济基础,然而,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呈现出了一产多而不强,二产小而不大,三产有而不精的现象。那么,如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产业体系,完成云南“十四五”提出的建设产业强省目标?又怎么实现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一二三产粘合度不够,发展就没有内生动力。面对传统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是新形势下实现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要按照按行业分类,农林水产业属于第一产业,加工制造业则是第二产业,销售、服务等为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农村现代农业,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我们需要拓展一产内涵使其由多转强,坚持打好“绿色”牌,在乡村特色上下功夫。要提升二产质效,使其由小变大,坚持打好“科技”牌,在技术创新引领上下功夫。要打造三产品牌,使其由粗转精,坚持打好“特色”牌,在融合发展与转型升级上下功夫,从而实现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一二三产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生态,并重构产业链的现代生态农业,即“第六产业”,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商直供、产地直销、食物短链、社区支农、会员配送、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经营模式,把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成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让有机农业、现代食品加工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绿色生态农庄、乡村文旅发展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第六产业茁壮成长。
以茶叶为例子,一产是茶农种菜,二产是工厂制茶,三产是茶商卖茶,六产则是通过“互联网+茶叶”“文化+茶叶”等模式,采取创意茶及各种茶文化,茶动漫、茶旅游、茶消费措施,整合、融合成产、供、销一体的复合化、平台化、城镇综合化茶产业发展模式。上述提到的广南县石山农场,就是以原有的1.2万亩茶园为基础,积极引进研发团队,改变原有粗放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方式,在变“茶叶加工”为“茶叶制造”上下功夫,以传统抹茶文化为切入点,从高、中、低端多渠道发展抹茶产业,通过“抹茶+旅游”“抹茶+康养”“抹茶+文化”等模式,不断延伸和丰富“抹茶+”的产业链,精心打造自己的“绿色食品牌”茶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
农村产业革命是一个系统工程,融合力度越大,乘数效应越明显。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环节,固守传统不会进步,只有大力发展创新资源优势和人才战略才能保证现代化的有力推进。
(余永兴)
(编辑:徐珺 排版:尹颖 审核:资云波)
273.【“七花杯”网评大赛】着力将文山城打造成滇东南最美城市
274.【“七花杯”网评大赛】结合“文山之干”浅谈丘北县如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276.【“七花杯”网评大赛】漫谈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的“文山三七”产业发展
278.【“七花杯”网评大赛】念好“联动合”三字诀 答好医保民生卷
279.【“七花杯”网评大赛】制度有“锋芒”,躺平也有“刺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