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推动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2-05-21 22:40:37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以“文山之干”的革命性举措,着力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全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文山市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成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广南高峰牛被评为中国“八大名牛”、砚山县荣获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茶叶)产业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等。一个个“文山特色”产业走进全省走向全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但是乡村产业“散、小、弱”特点还是比较突出,对群众的增收致富带动力还不足。为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全州各级干部要充分践行“文山之干”,因地制宜,推动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以“文山之干”推动培育乡村特色产业,要在精准上下功夫。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工作,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提出实施意见,指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等。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和中央一号文件,为新发展阶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指明了主攻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重在“精准”,既不能贪大求全、搞遍地开花,“样样都有、样样都形不成规模”,也不能裹足不前,持续观望。要以“文山之干”的思想、举措,俯下身子、迈开腿子搞调查研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气候特点、资源禀赋及市场需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基础较好、潜力较大、可持续的产业。
以“文山之干”推动培育乡村特色产业,要在人才上下功夫。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目前,农村农业发展人才短缺现象较突出,受到市场经济、农村发展周期长、农业发展见效慢等因素影响,农村年富力强且懂技术的青年人多数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这成为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完善培育机制,加快构建“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至关重要。一是加强与农业院校的沟通合作,邀请高校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点对点、面对面对农业产业发展趋势、政策知识等进行授课,提高产业人才质量;二是邀请本土专家、行家对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农户,进行村入户开展“手把手”教学,提高产业人才数量;三是鼓励引导企业员工、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科技人员在农村创新创业,综合提高农村产业人才队伍。
以“文山之干”推动培育乡村特色产业,要在主体上下功夫。新型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6145个,但是参与减贫带贫的新型经营主体仅有1204个,带动能力明显不足。要想打破产业发展“小、散、弱”局面,提高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就必须培育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并不断规范和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政策,加大扶持和服务指导力度,形成政府指导、新型经营主体把方向、村集体和农户出力的产业发展格局,才能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发展,形成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苏正兰)
(编辑:徐珺 排版:尹颖 审核:资云波)
273.【“七花杯”网评大赛】着力将文山城打造成滇东南最美城市
274.【“七花杯”网评大赛】结合“文山之干”浅谈丘北县如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276.【“七花杯”网评大赛】漫谈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的“文山三七”产业发展
278.【“七花杯”网评大赛】念好“联动合”三字诀 答好医保民生卷
279.【“七花杯”网评大赛】制度有“锋芒”,躺平也有“刺痛感”
280.【“七花杯”网评大赛】抓好农旅产业融合 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282.【“七花杯”网评大赛】“90后”干部要在“磨”和“炼”中破局
284.【“七花杯”网评大赛】对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的几点看法
288.【“七花杯”网评大赛】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服务文山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293.【“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之干,该如何提升乡村学校办学质量?